加快地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重建地勘产业新秩序

2010年07月21日 10:46 417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来稿   作者:

  伴随我国资源战略的深化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地勘行业的发展方式问题突显,制约着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就加快地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建地勘产业新秩序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业内人士探讨。
  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地勘经济为国家垄断投资,受现有社会资源配制约束,地质事业、地勘产业的产业链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稳定、畅通的供、产、渠道。为此形成从地勘到冶金,产业社会分工、生产环节、工艺流程安排不合理,造成国家在地勘产业中的公益地质投入,自始至终都在一个盈利甚微的市场运作中为商业地质和商业开发承担风险。在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和矿业开发无偿接续的产业政策支持下,地质事业公益投入,地勘产业商业运作产生的商品价值不能在市场中直接体现,在地勘产业经济与冶金产业经济这条社会供需大产业链体系中,产生了一个劳动力密集、粗放经营的矿业经济体系,在向冶金产业经济提供生产资料、矿产资源时,获得地质事业公益投入,在地勘产业商业运作中产生的巨额商业利润现象。进而使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基本原则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盈利在矿业经济无偿接续和个体、私营业主无偿取得、低成本占有国营矿业无法接续的矿产资源中产生,引发了资本市场动荡、矿业市场投资升温、社会资本、外国资本蜂拥而至,大量聚集进场,扰乱了地勘经济、冶金产业经济和矿业权市场秩序。产生的计划经济投资、地勘经济运作、矿业经济盈利畸形计划经济模式,严重制约国有地勘单位生产、经营和发展。另外,盲目地从地勘经济投资策略,地质找矿效果和地勘单位从业人员分流3个方面切入,致使第一轮改革进入误区,地勘产业中生产、经营和发展陷入困境。
  为此,国土资源部在贯彻落实中央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制定的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将新一轮改革定位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总体战略布署。出台了国土资发〔2010〕58号、59号、60号、61号等一系列文件和法规。首次明确公益地质是为商业地质和商业开发化解风险,而不是承担风险。
  这一化解———为国家公益地质投入,通过商业地质手段来达到为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须的矿产资源地供给同时实现资本回收有了法定依据。
  这一化解———为地质事业、地勘产业、地勘经济、地勘单位在拉动矿业经济繁荣的同时,带动社会对商业地质勘查的需求,从而实现了拓展地质工作新领域,延长地质工作链和跨产业服务功能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化解———也为地勘产业在找、探、采一体化改革中与冶金产业兼并、购并产生了巨大联想。首次提出,建立用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来统筹谋划全国地质找矿工作的20字方针。按照3年见成效,5年有重大突破,8年重塑地质找矿新格局的总体要求,部署实施全国统一的地质找矿行动,通过工作的总体安排明确各类工作分工和定位,通过工作总体部署和实施理顺各种经济关系,为地质找矿工作营造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主力军和企业矿产勘查市场主体的作用。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引领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跟进拓展,地勘专业技术优势与矿业企业资金管理优势互补,统筹部署、协调推进、集团施工、快速评价的工作思路,为重点成矿区带和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进整装勘查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笔者认为,这20字凝成的共识,是跨世纪一个方案、一个决定和一个大讨论共同产生的重大成果,其意义体现在为地勘经济,地勘单位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走出困境,明确了市场突围方向。在公益先行中研发生产业权和产品业权来稳定地勘单位、企业生产经营,在基金衔接中理顺投资渠道,用商业跟进来建立公益投入回收机制,在整装勘查中修复地质产业链体系和商品供产销渠道,在快速突破中实现地质找矿改革大发展。国家从发展经济学考虑,新一轮改革定位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避开上一轮改革陷入困境的投资策略、找矿效果、人员分流死结,从地质事业创新、地勘产业思变、地勘经济突围中体现了务实的时代精神。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在重新审视计划经济中对地勘、矿业、冶金这条大产业链运作时,开始了对地勘、矿业、冶金的产业整合、改造,吐故纳新、推陈出新。在3个市场定位中完成3个一体化队伍建设,在业权两招一挂中实现两个发展方式转变和一个市场建设。
  在基础地质公益定位中———将知识密集的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遥测一体化,建设公益地质队伍,由国家掌控生产找矿权。
  在地质找矿商业定位中———将知识密集的找矿、探矿、采矿一体化,建设商业地质队伍,属地化、企业化。
  在地质勘查、矿业采掘商业服务定位中———将劳动力密集的地质勘查、矿业采掘一体化,建设商业勘采队伍,形成社会服务体系。
  创新业权设置———在业权系列变更中,转变地勘产业生产经营和生存发展方式,即公益地质在地勘经济市场中取得调查权为商业地质生产找矿权,为商业开发生产探矿权、采矿权同时衍生出适合商业勘采运作的各类衍生商业开发勘采权,
  在调查权、勘采权和找矿权两招一挂中———生产出探矿权、采矿权和衍生商业开发勘采权,为冶金产业提供矿产资源。重建地勘产业新秩序,修复地勘产业链体系和地勘市场经济中供、产、销渠道。还原地质事业公益性、地勘产业商业性和商业勘采(地质勘查,矿业采掘)服务性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质事业在计划经济指导下为公益地质设调查权,为商业地质生产找矿权,同时衍生出各类商业开发勘采权与探矿权、采矿权在同一市场招标、挂牌,实现全市场经济与国际惯例接轨。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核心、各省地调院为骨干,组建中央和省市两级、多支基础地质调查队伍,引进竟争机制。
  在地勘市场中———取得调查权生产找矿权,同时衍生出商业开发勘采权和探矿权、采矿权。公益地质、商业地质、商业勘采组成地勘产业,在同一地勘市场经济平台运作。为用地质技术,管理矿业生产、用地质理论,指导矿山采掘的同时,为深部勘探和外围勘查提供技术支持。将矿业经济纳入地勘市场经济运作体系就实现矿产资源自然接续。彻底结束矿产资源无偿接续、低成本接续这一延续多年的国家产业政策。完成地勘和冶金产业之间形成矿产品直供的生产经营、生存发展方式重大转变。
  目前,社会资源配制己为地质技术、理论入主矿业管理做好了充分准备,世界经济一体化,矿业权国际惯例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勘产业与冶金产业建立产品直通创造了机遇。将基础地质成果,成矿区、成矿带转化为找矿靶区、探矿靶区、矿产资源地,可为冶金产业提供生产资料,使矿产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故此,笔者认为从社会分工、生产环节来理顺生产关系;用稳定的供、产、销渠道来制定产业政策;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创新思维,将新一轮地质找矿改革定位在加快地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是进一步发展我国地勘行业行之有效的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成立区域国土资源基础地质调查权研发基金。在国土部直属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导下成立调查权研发机构,统一部署全国区域国土资源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制定中、长期成矿靶区、成矿带靶区找矿规划,建设调查权储备库。为公益地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生产任务保障,应对因找矿靶区恐慌引起的找矿权恐慌。
  二是成立找矿权储备基金。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由中国地调局为核心成立中央和省两级多支公益地质调查队伍,统一部署全国地质找矿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制定中、长期找矿规划,建设找矿权储备库。为商业地质、商业勘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产任务保障,以应对因探矿权、采矿权引发的探矿靶区和矿产资源地恐慌局面。
  找矿权在公益地质调查权运作中产生,在公开挂牌中实现公益投资回收;探、采矿权在商业地质找矿权运作中完成系列变更,在公开挂牌中产生商业利润;商业勘采在为公益地质、商业地质、商业开发提供工程勘查和采掘施工商业服务中产生经济效益。这样,社会分工确立后,在地勘与冶金大产业链运作中,公益地质调查权,商业地质找矿权和各类工程地质商业勘采权,三权在地勘市场中形成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探矿权、采矿权在同一市场招标、挂牌,就可实現。形成经济上各自独立、生产上相依共存,市场运作中相互交叉支持的公益地质、商业地质、商业勘采3个一体化社会分工。遏制当前矿业市场产生的暴利和不当经济利益。从而使3个一体化在生产经营和谐有序、生存发展和谐共荣、生产运作中实现经济利益三方共享、经济效益三方共赢。
  总之,3个一体化实施,对解决当前存在的资源勘查安排不合理,危机矿山闭坑存在的矿产资源安全隐患,抑制、遏制矿难事故频发等等社会问题大有裨益。
  也为更大规模冶金重组、兼并、购并商业地质优质资产、资源、技术提供机遇,同时冶金产业自有资金回流也将为危机矿山深部勘探、外围勘查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