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悬崖式”暴跌中小企业逼近亏损点
2011年12月05日 8:34 30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光伏
上半年月工资15000元,下半年只有2000元
黄俊是公司的销售员,对近几年光伏市场的风吹草动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告诉记者,2006年和2007年是光伏产业的第一轮爆发期,行业普遍利润高达200%。
“当时我们业内一度流行一句话叫"拥硅为王",公司只要能弄到硅料就能够赚到大钱。”他说当时硅料价格一度被爆炒十几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国内光伏产业倍速的扩张脚步曾有短时间的停顿。2009年后,随着光伏产品价格下降与欧盟市场补贴政策形成合力,光伏产业进入第二轮爆发期。
“金融危机后,我们公司的设备卖得很火,销售人员几乎都在外面跑,一个月只能回杭州一两趟。”黄俊说,公司有多赚钱,其实从他的收入就可以看出来。今年上半年他的平均月工资达15000元,还拿到了30多万的年中奖。
而现在,他的出差频率已经降为一个月一次。“设备利润越来越少,原来170多万元的单晶炉已经降到100万。公司担心客户破产收不到尾款,开始提早两个月打电话催款。”他说,现在公司已经停止生产,努力减少库存。
他的工资因为设备难卖,已经降到了2000元的底薪,至于年终奖他是想都不敢想了。现在公司人心惶惶,不少人传言明年年初就要开始大裁员了。
黄俊所在的设备生产公司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用黄俊的话来讲,连上游都如此“惨烈”了,更不要说下游企业了。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的秘书长赵永红介绍,受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产业补贴政策下调以及美国市场贸易壁垒的影响,现在整个光伏市场呈低迷趋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今年年初至今,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分别下跌了约45%、52%、53%、42%。除了保利协鑫等少数几家大企业在盈利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逼近亏损点,大面积停产已成为普遍现象。
杭州光伏产业目前只能算是“轻伤”
杭州市目前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企业共有80余家,主要分布在萧山、滨江、下沙。去年,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完成销售产值近84.2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销售产值过亿的企业有18家。今年上半年,完成销售产值近100亿,全市20家重点太阳能光伏企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49.44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利税61316万元,同比增长107%。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前,杭州的光伏产业相比其他地区只能算是“轻伤”。赵永红说,这得益于杭州光伏产业的独特性。
“目前光伏行业中受冲击最大的企业主要是硅棒硅片企业、晶硅电池企业、晶硅组件企业,这部分企业在杭州所占的比重只有30%。杭州光伏企业主要侧重于辅料配材、系统集成。”她举了一个例子,杭州市有将近10%的光伏企业在从事各类薄膜光伏电池的研发,而美国市场的双反案主要是针对晶硅电池,因此双反对生产薄膜电池的企业影响不大。
对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美国双反案,赵永红表示,除为数不多的几家龙头企业外,我国在美国销售组件企业数量并不多。相较于美国市场,她更担心欧盟市场。
“美国市场毕竟只有20个亿,而欧洲市场有200个亿,如果案件蔓延至欧盟,将对我国企业造成致命打击。”她认为,积极应对这次美国双反案对企业来说,既是负担,也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够通过积极应对获得平均税率,避免惩罚性高税率的损害,浙江的光伏企业将在该产业中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机会。
据了解,在此次双反中,我省共有21家涉案企业,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其中,杭州有4家企业涉案,它们分别为正泰太阳能、浙大桑尼、万向太阳能、舒奇蒙光伏。
温州资金断裂企业有80%涉足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环保型新能源产业。近年来,该产业的在国内的扩展速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为3兆瓦,到了2008年已达到2000兆瓦,位居世界第一。短短6年内增长了600多倍。
浙江省光伏产业去年的出口额约为33亿美元,居于江苏和广东省之后,排列全国第三。目前浙江省共有光伏企业380多家,涉及到多晶硅、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各类辅料配材,已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从2010年底开始,浙江新增光伏企业超过110家。
与其它地区相比,浙江的规模企业较少,在这次危机中受伤比较惨重。今年9月22日,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负债20亿出逃,曾引发温州企业界一次大地震。据称,信泰集团资金链断裂源于民间高利贷用于大规模投资光伏产业。因为眼镜行业利润率较低,新能源的暴利令胡福林全力投入。
2008年,信泰集团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先后投资组建了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光伏企业。为谋求光伏业务上市,胡福林不惜借款投资,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温州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浙江青山钢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温州企业资金链断裂有一个共同特点铺大了多元经营的摊子。除了投资房地产外,这些企业中至少有80%涉足了太阳能行业。
盲目扩张、缺乏技术让光伏泡沫破灭
“事实上,早在去年光伏行业就已经有很明显的市场萎靡预兆了。”浙江大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裁朱国英认为,国内光伏企业盲目扩张是导致目前国内产能过剩,库存量过多,中小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的重要因素。
去年,欧洲主要光伏发电国家如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都相继减少了对光伏发电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而同时,产能严重过剩在国内光伏行业中也早已不是新闻。但是去年,依然有大量资本涌入光伏产业,不少企业甚至没有接到订单就已经夜以继日地生产了。
“企业领头人不能像农民种地一样,仅因为去年青菜销量好今年就拼命种青菜,要学会抬头看路,在有所行动前,至少先冷静分析一下这个行业未来3-5年的发展前景。”她说,除此之外,95%的市场依赖海外,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抗风险能力大大减弱。
“我国的光伏产业很大程度上只能称为制造业,因为缺乏技术,投资的含金量并不是很高。”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赵先生表示,缺乏核心技术是中国光伏行业在这次危机中最吃亏的地方。对现在的中小企业而言,缺乏技术再加上订单价格过低使它们难以盈利,因为国外买家一方面要求他们提供和知名公司同样的大功率组件,另一方面却将价格一降再降。而一些龙头企业基于品牌优势、市场全面布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能优势,仍有机会较好地发展。
他预测,这轮洗牌中将会有大量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而拥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明显增大。
办公室员工做3天休息4天,工厂工人做3天休息9天,这是杭州一家晶硅生产设备公司的现状。
“大危机已经从下游向上烧到我们这些设备生产商了”,该公司的员工黄俊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还是一片大好,5月底就已经完成了今年和明年年初的销售任务。哪知道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
“如今公司已基本处于停工状态,明年年初如果不见好转,我们都将面临失业。”他说,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都处于低谷状态,有超过50%的多晶硅生产厂家在亏本销售,不少企业已经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杭州业界传闻,江苏有一家企业,投入1500多万购买的一套设备还没开始使用,就已经面临准备“关门大吉”,现在那位老板正忙着半价将这套设备卖掉。
未来的光伏市场在中国
“寒冬”之下,中国光伏业其实并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这场危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国内市场的开拓。今年8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确定了全国统一的上网标杆电价。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实现,对中国光伏市场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预示着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将由政策推动转变成市场推动。”赵永红说。
另外,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望将“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上调至1500万千瓦,是此前规划的500万千瓦的三倍之多,其中光伏发电装机目标由此前的900万千瓦上调至1400万千瓦。
“价格大幅下降,使得光伏市场对政策补贴的依赖越来越低,更多的市场将被开拓出来。而技术的进步,使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再加上对欧洲等国家在产业应用中的性能、并网、监控、上网电价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些都将为真正的市场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虽然2011年的光伏产业处在严重的低谷期,但赵永红认为未来光伏产业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责任编辑:程俊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