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真实的国有企业

2012年06月01日 13:54 15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热点新闻

  近期,网络上一组名为“国企知多少”的图片集纳引起不少人关注,该组图片以“中国企业500强”为样本,分别就“500强”中的国企与民企的占比、排名,专利数量以及央企上缴的利润等数据进行列举和对比。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徐保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等专家看了这份图表后表示,图表中有一些说法不准确,一些比较过于片面,缺乏专业性,既没有考虑历史也没有考虑国情,有误导公众之嫌。该图表名为“国企知多少”,其实恰恰反映出一些人对国企知之不多,结论轻率。

  国企进步知多少
  “中国企业500强”中,国企无论在数量、营业额和资产总额上都占多数。
  为什么大企业多是国企?许保利表示,要历史地去看。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许多大型国企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部门所属的生产单位等合并而成的,与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民企相比,国企规模大并不奇怪。另一方面,国企实力增强则恰恰说明了国企改革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引导和促进下,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飞速发展。随着国有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在中小企业层面基本退出,并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刘瑞教授指出,仅以“中国企业500强”来列举数字并不能反映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更无法反映民企的整体盈利水平和贡献。
  记者查找了有关统计,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1978年,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92%。到2008年,这个比重已经降到了43.8%,30年下降了一半还多。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数量也在不断下降,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的196家下降到今天的118家。国企数量不断下降的同时,竞争力则在不断增强。2002年到2011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0.2万亿元。“十一五”期间的5年,央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和税后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年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一批国有企业实现了从“中国500强”到“世界500强”的跨越。

  国企贡献知多少
  “国企知多少”的图片集纳在“央企给国家交了多少钱?”一栏中标注,“2011年已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1115亿元,共计上缴82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7.4%。”这里有个关键点没有指出,即中央企业是在正常缴纳税款后,再上缴823亿元,并不是一共只给国家上缴了823亿元。
  许保利表示,纳入国有中央资本经营预算的中央企业不仅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企,也包括教育部、文化部等部委所属企业。数据显示,2011年,仅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100多家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金就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高于当年利润增速(净利润9173亿元,同比增长6.4%)。从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26亿元增加到1.7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此外,仅“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国有股减持转入社保基金589亿元,成为社保资金的重要来源。
  在“赚了钱要交给国家吗?”一栏中,“国企知多少”的图片集纳列举了国企由全额上缴到暂停上缴利润再到收取国有资本收益的过程,并标注说:“2007年财政部、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规定中央企业上缴不同比例的利润……国有企业将税后红利的一部分用于职工福利,逐步形成国有垄断行业的高福利待遇。”对此,许保利表示,国资委成立后,建立起系统的薪酬制度,对不同国企根据实际的工资总额等有严格规定。

  国企作用知多少
  至于“中国企业500强”中民企专利数量多于国企的数字更要客观看待。“不能只看创新的数量,还要看质量。只要想想‘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创造了载人深潜新历史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就可以知道,国有企业代表着行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引导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许保利说。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表示,事实上,大企业居于产业网络的核心地位,支配的资源众多,市场影响力巨大,在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重组、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中小企业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不仅体现在资产、生产规模的大小,实现利润、上缴税收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都发挥了带头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并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强大的国有经济,使政府宏观调控得以更好地掌握全局。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显示,国企社会责任指数领先于民企和外企。
  刘瑞表示,不可否认国企自身仍存在一些需要深化改革的问题,也需要社会监督,但对于国企采取攻击、排斥的态度不可取,过于苛求这些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不免有失公允。从另一方面看,国企也要增加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国企的实际。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