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库存高企现隐忧 巨头向“空气”扩张

2014年08月08日 9:7 31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SMM网讯:在彩电、冰箱、洗衣机市场频频下滑,哀鸿遍野的时候,空调一直是大家电里唯一的堡垒,独树一帜,保持增长。
  在今年,空调业也开始面临危机。整体市场规模化的瓶颈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得多年来空调业一路扶摇直上的“势头”在6月戛然而止。
  形势“急转直下”,使得库存随之高企。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截至7月31日,空调全行业库存还有2000万台左右。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下半年库存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就会很危险”。
  该如何克服,是这个8月所有空调上下游企业都在思考的难题。
  寡头争抢“蛋糕”
  2015年“冷冻年”即将开启。最近一两周,各大空调企业都召集自己的经销商,在总部开大会。
  “冷冻年”是空调行业内的一种说法,每年9月到第二年的8月为一个“冷冻年”。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空调使用有很强的季节性,进入秋天后空调较少使用了,空调销售旺季在8月底也就基本结束了。此时就要总结前一阶段并计划下一阶段。
  一位企业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说,总结上一个“冷冻年”的情况,空调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表现之一就是促销战打得很频繁。
  随着市场竞争的演化,空调行业已经进入了寡头时代。资料显示,2000年空调企业大约有400家,到2014年主要的空调品牌不到30家。
  在业内看来,目前处于寡头位置的是格力和美的,海尔、志高、海信科龙、奥克斯在第二梯队,此外还有长虹、春兰、格兰仕等区域品牌。这就构成了我国空调行业的“2+4+N”的格局。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两大巨头格力、美的近几年始终遥遥领先,两家共占去内销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对比2012年到2014年前五个月空调内销市场的情况,海尔始终保持在10%左右,与往年持平;格力电器的份额略微下降了一个点,目前为38%,美的空调的上升势头比较明显,市场份额已经从2012年的21%升至2014年的26%。
  经历2012年的全面调整之后,美的集团在2013年开始重新发力,全面争抢市场份额。“今年美的为了竞争,正常价格在3000元以上变频空调,曾经压到过2600元,这个价格利润很低了,竞争非常激烈。”一位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今年一开年,大家都预判形势不好,所以各厂家都在做促销。蛋糕在变小,要保证不下滑,就要去抢量。”
  对于目前的格局,有业内资深人士对新京报记者称,格力、美的寡头垄断的情况会继续强化,没人可以撼动它们的地位,只要它们自己不犯错误,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从空调到空气的“转变”
  蛋糕在变小,保持继续增长的方法,除了“抢量”,还有“向外扩张”。
  美的在7月底召开了年度经销商大会,总结2014冷冻年的得失,开启新一年的节奏。在与“各路豪杰”一番探讨后,8月1日,美的空调在京发布了2015年新品。
  与以往新品发布不同的是,此次发布会上亮相的除空调产品外,还包括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抽湿机,共四大空气类产品,美的同时发布“空气智慧管家”战略,这是今年3月份美的发布智慧家居战略落地的重要一子。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在会上提出一个新鲜的词儿,即美的空调将由“空调制造商”向“空气服务商”转型,这意味着美的空调将告别过去靠单一空调产品单打独斗的时代,从家用空调向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抽湿器延伸,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风速的一体化、智能化调节。
  无独有偶,海尔空调不久前也开启了2015冷年的大幕,海尔将其定名为“智领天下网赢未来”海尔空气产业2015冷冻年战略交互会。海尔空调今年的“定调” 也是从空调到空气,除了原有智能空调柜机和挂机、中央空调及换新风机,在海尔的空气产业中,还有作为智能交互中心的“空气盒子”,以及空气净化器,未来还会出现包括加湿器等空气优化类产品。
  海信集团也早就吹响了“智能化转型”的号角,曾推出微博空调,而且在今年3月推出空气净化器产品。有说法称,接下来海信很有可能推出以空调为中心的空气解决方案系统和以智能冰箱为代表的安全健康生活系统。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K24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