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业靠行政手段限产恐治标难治本
2014年09月01日 15:25 7473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韩晓平称,煤炭走到这一步,不是中国的问题,全球都是这个问题。美国在过去的几年间也减少了2亿吨煤,也面临着失业,也面临着转岗。现在,实际上,我们不能在限产上想办法,更多的是要转产。对于我国来说,能源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煤炭就是要少烧了,过去的10年中,我国煤炭产量增加了近3倍,而这种局势不可能延续下去,所以我们现在惟一的选择就是要转产。
韩晓平表示,当然,煤炭企业转产的话,地方政府要更多抓好对工人的培训,让他们想办法再找到其他工作。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增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就不能再继续在煤炭上下工夫了。
“对于我国来说,尽管我们还需要煤炭,但增产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效不断提高,我们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煤炭的需求量肯定是逐渐减少的,会有一些企业面临着不能够积极生存下去的困境。”韩晓平认为。
市场人士分析称,国内煤炭企业限产也未必能达到提高煤价的效果,因为在国内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的形势下,煤炭的进口量却也依然在大幅增加。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受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和煤炭价格偏低以及一些电厂已经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进口煤采购渠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总量或将继续保持高位,全年净进口量仍将在3亿吨左右。
就是这3亿多吨进口煤,却搅得国内煤炭市场不得安宁。一位从事煤炭贸易多年的商人表示,虽然进口量只有3亿吨,但直接就把沿海煤价拉下来了,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都在沿海。如此以来,沿海价格一下来,内地的煤炭价格也必然下降。
多位煤炭企业人士认为,市场仍然是最有力量的调节方式,真正意义的限产是由微观企业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完成的,“一般国家硬性规定的那些措施,作用都不大”。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