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新优势在哪里?
2015年06月25日 17:11 450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新材料前沿 作者: 岳振廷
东莞制造业“塌陷”,温州企业家“跑路”,更多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在这样的经营态势下,国内的制造业向何处去?未来企业将处于何等的位置?这是如今用工成本上升,生产费用加大,技术与国外强势企业相比仍处於落后水平的一些国内制造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上,一番关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的讲话,给迷茫的中国制造业指明了方向。
就在李克强总理召开此次座谈会之前,由国家工信部牵头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也已出台,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中的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三步走”的战略让人十分的振奋。2025年,第一个十年进入世界强国之列;2035年,第二个十年要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2045年,第三个十年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最终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从李克强总理的谆谆话语中,从制造业明晰的发展战略中,一个清晰而完美的“中国梦”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甚至未来智能化国家的基础,要实现这一未来强盛的“中国梦”,就必须用制造业的新优势来丰富我们梦想的内容。
优势之一,我们国家从上而下对创新的重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的是国家的力量和意志,是新常态下国家对创新提出的新理念。可以说,新常态下的创新,是基于全民创新的基础之上的。过去的年代,我们且不论建国之后我国在有色金属、航天航空、航海、兵器等大的工业基础项目上的重大投入与创新,就从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后来看,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我国有7大类行业全球第一,水泥、汽车、家电,还有我们有色行业的各类产品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全球居首。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是我们国人创新力量释放的结果。目前新的经济态势下,面对企业的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机会也就到来。中央给予了强力的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撑,使大家获得新的创新的优势,我们可以在新的环境下去创业、创新,从而充分释放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巨大创造潜能,推动更多企业由产品代工向品牌塑造跃升,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优势之二,我们持之以恒且加速度的创新能力。荀子曾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曾几何时,我们制造业还是“一穷二白”,制造业劣势十分明显。而今,60多年积累和创新,我们集成了雄厚的国家工业基础,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之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差距仍大。就出口而言,主要是纺织品等消费品的出口,而高技术含量的机电成套设备的出口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如核心零部件的质量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备水平,还有产业配套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等,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国内经济的整体实力来看,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仍然偏低,“复制品”多,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创新少,造成国外对我们产品出口的“反倾销”层出不穷。我们知道自己落后于起点,但在同一跑道上我们行进的速度是在不断地加快,这一点也造就了我们追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新优势。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时间里,这一优势可以持续保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时期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中,抓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技术,推动我国制造模式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优势之三,多领域源源不断的人才。据悉,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是世界之最。尽管毕业生水平不一,但大多数毕业生还是十分的优秀,成为目前我国这一制造业大国强力的人才储备和来源。从这些优秀分子中,也许有人忧虑的是就业难,但笔者看到的却是为新常态下的国内经济注入的新鲜血液,这些血液的流入,将为中国制造业方面创造新的优势,为国内经济发展带来商机。另外,中国作为世界级大市场吸引人才的优势正日益显现。据教育部今年3月统计数据,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留学回国人员为36.48万人;从1978年到201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51.8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80.96万人。有专家预测,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这些国外留学人才的回流,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人才方面的新优势,为支撑中国的高端制造,保持中国企业增长的可持续性,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