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途漫漫 看行业改革与创新

2015年10月22日 9:45 402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2015年,硅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国际上看,我国硅产业面临不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欧美对我国工业硅进行“反倾销”已经长达二十多年,而多晶硅市场又面临美韩的大幅倾销。从国内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更加明显,导致硅产业终端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从发展角度来看,目前硅产业面临着突出的三个特点~即产能阶段性过剩的导致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快速下滑的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国际贸易纠纷频发约束产业良性发展。自2008年以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硅材料生产国、供应国,主要产品产量、需求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在世界硅材料产业分工中仍整体处于中上游层面,处于第二梯队的领先位置。对于金属硅生产企业来说,外部环境在恶化,行业内又面临结构失衡、盈利能力低下等问题,如何开拓市场是当务之急......


  《中国制造2025》扩大硅行业发展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在论坛上表示,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为工业硅行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首先,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工业硅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二,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将有利于为多晶硅、铝合金、有机硅创造市场需求。
  就工业硅行业而言,在助力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应该坚持绿色发展。提升产业装备和技术水平,重视节能降耗,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降耗技术。推广余热发电回收利用等技术装备,采用全煤生产和新型还原剂工艺。同时,应淘汰落后产能。健全规模、装备、工艺、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差别电价、水价、排污费等经济手段的作用。创造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据介绍,“十二五”期间铁合金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为740万吨。2011~2014年,已完成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1012万吨,其中2011年212万吨、2012年326万吨、2013年211万吨、2014年262万吨(其中工业硅约10.6万吨),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2015年预计还将淘汰120万吨。
  他强调,要深刻认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014年,我国工业硅行业前10家企业产能为95万吨,占全国产能的25%;产量51.9万吨,占全国产量30.5%。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5年2月下旬,全球最大的两家工业硅巨头美国环球冶金及西班牙大西洋铁合金集团签署最终协议,宣布两家公司将合并为一家顶级的工业硅及特殊合金制造企业。两家公司认为,合并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由此可见,加强行业之间、以及上下游之间的整合与合作提升竞争力势在必行。企业应执行和利用好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实《互联网+》相关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学习借鉴新的商业模式。


  挑战下 硅行业的发展机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林如海全面分析了近期我国工业硅、多晶硅产业运行特点、发展趋势及价格走势,指出了我国硅产业的面临巨大挑战,并从发展角度分析了目前硅产业面临的三个突出特点:产能阶段性过剩导致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快速下滑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国际贸易纠纷频发约束产业良性发展。
  据了解,历经2013~2014年工业硅市场的短暂回暖,2015年之后,市场价格再次呈现快速下跌的态势,业内预期也从前期的乐观转变为悲观。虽然目前市场行情差强人意,但在2015年,工业硅行业还是呈现出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生产装备快速升级及消费领域也从传统领域向新兴产业过渡的可喜局面。
  同时,在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多晶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并推动工业硅在多晶硅领域消费快速增加。2013年多晶硅领域消费工业硅首次超过10万吨, 2014年其消费量增长至16.3万吨,同比增长60%以上,占国内总消费量的20%,过去7年中多晶硅领域消费工业硅年均增幅达到60%以上。

       多晶硅产业优化“进行时”


  近几年,中国多晶硅企业通过大量技术改造,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由2010年的180kWh/kg降至100kWh/kg,还原电耗由120kWh/Kg降至75kWh/Kg,少数先进企业综合电耗已降至70kWh/kg以下,还原电耗已降至45kWh/kg以下,与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相当。同时,硅烷流化床技术的应用也在进一步推进,将进一步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预计新的硅烷流化床技术量产之后,作为现有主流西门子法多晶硅产品的部分补充,其成本有可能降至10美元/千克以下。
  同时,在国内多晶硅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过程中,行业企业集中度大幅上升。近两年,随着多晶硅价格持续走跌,大批低竞争力企业被迫关停,而剩余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行规模效应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当前,中国在产多晶硅企业仅为16家,其中前3家多晶硅企业产量占比达到69%。
  就多晶硅市场而言,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也带动了多晶硅价格理性下跌。而多晶硅价格的走低,也使得多晶硅行业投资更加理性化。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光伏市场需求改善及多晶硅产品价格上升,多晶硅行业投资热情正趋于高涨。预计未来2~3年中,中国新增多晶硅产能预期将达到15万吨/年以上,其中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产能10万吨/年,内蒙古、新疆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新建产能5万吨/年,在目前本就脆弱的供需平衡下,应该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铝合金材料价格变化影响硅消费


  铝合金与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业硅熔点高、耐热性能号、电阻率高,具有高度抗氧化作用,因此在铝合金行业中主要用于铝合金锭冶炼、铝合金材料、硅钢片及特种钢的冶炼等产品,而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生产中都会添加Si元素。
  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师沈兰介绍,铝合金的新趋势将成为,电解铝生产企业直接以原铝液为主要原料添加Si生产铝合金。 其中,压铸合金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电梯梯级、五金件等压铸件,主要是废铝少量添加或不添加Si进行生产。而其他铸造合金如用于汽车车轮的A356铝合金,主要是原铝直接添加Si进行生产。铸造铝合金需求领域:从铸造铝合金的下游消费来看,汽车占比超过60%,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等交通领域占比达到近75%,是铸造铝合金最大的消费领域。未来,随着交通运输领域用铝的普及,将会有更多的生产商将铝用在汽车生产中。变形铝合金需求领域:目前,对铝材需求量最大的是建筑领域,近几年电子电力、耐用消费品的用铝量逐渐增加;另外,交通领域和包装容器领域未来用铝量将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汽车行业是铸造铝合金最大的消费领域,轻量化和减排的呼声促使更多的汽车生产厂家将铝应用到生产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增速进一步回落。摩托车生产产销量连续3年下滑。房地产行业是铝材消费的第一大行业;另一方面,近几年电梯梯级以及铝合金地板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015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仍未走出低谷,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6.0%;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3.3%,为近年来最大降幅。
  近几年,铝材产量和铸造铝合金的产量虽然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速有放缓趋势。影响需求的3大领域——汽车、房地产和出口在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需求的疲态依然没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价格因素导致的铝合金生产原料结构的变化也会对硅的需求造成影响。
  据安泰科测算,2014年变形铝合金生产对Si的需求约为10万吨,铸造铝合金生产对Si的需求约为24万吨。该机构预计,2015年铝合金生产Si需求量约为35万吨。其中变形铝合金生产对Si的需求约为11万吨,铸造铝合金生产对Si的需求与2014年基本持平为24万吨。


  光伏十年扩张引爆多晶硅“价格战”


  光伏,这是一个被业内人士形容为过去十年来没有消停过的行业。它的波动起伏影响着硅行业的波动。据保利协鑫战略总监顾理旻介绍,近五年来,光伏市场更是成长迅速,光伏装机量增长迅猛,从2010年的579兆瓦猛增到2015年的18300兆瓦,预计2015年中国光伏装机量将占全球1/3。与此同时,中国多晶硅厂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据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35%,2015年预计将达到52%,将有望首次超越国际厂商的产量。国产多晶硅的放量对全球多晶硅价格“平民化”贡献良多,全球硅片有效产能集中在中国,2015年末中国硅片有效产能占全球8成以上。
  2013年以后,伴随着光伏整体产业提升推动光伏运用增长,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我国光伏制造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曙光。但由于投资过热引起全产业链产能过剩,光伏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多晶硅产业在全球性的无序竞争中进入全行业亏损。预计未来2~3年中,仅仅中国新增多晶硅产能预期将达到15万吨/年以上,其中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产能10万吨/年,内蒙古、新疆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新建产能5万吨/年。
  实际上,由于晶体硅光伏制造向亚洲尤其中国转移,德国、美国等传统多晶硅生产大国的多晶硅严重依赖中国市场。韩国、日本、以及在东南亚地区新增的多晶硅产能也大量依赖中国光伏制造的消化。
  目前全球多晶硅总体供应增长严重超过光伏需求增长,产能过剩必然会引起新的价格战,价格战持续之后,即将来临的必然是质量战。价格战在内外力量的促使下比较容易克服,质量战完全要靠内功,因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生产工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续致力开发新技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的工艺条件和制定稳定生产工艺的制度。否则又会重蹈价格战覆辙,大量的资本投资付诸东流。

  硅行业新趋势下的技术创新


  此次论坛中,新工艺亮点频现,其中新疆锦宏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特具代表性,据该公司董事长张志明介绍,由于目前硅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硅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金属硅的生产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现已造成市场饱和,同时也到了金属硅销售市场的最低迷。与此同时,冶炼水平却是越来越高,成本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所提高,为降低成本,只有改变工艺。他们方法是将油焦工艺转变为全煤工艺,烟煤是很好的还原剂,成本也随之降低。
  他们还发现采用机械化生产金属硅,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经过技术改造后一般上一批料约为4分钟,生产效率提高了约20~30倍,生产经营总成本降低70%,该公司又多方询问,探讨,最终在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出一款专对工业硅冶炼炉的一种软件,它可以检测到冶炼炉里的各种情况。通过对加料作业、捣炉作业的技改,弥补了人工操作的缺陷,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人工工作强度,为行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带头作用,为行业进一步机械化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趋势
  中国有大量制造型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有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理应在竞争中被自然淘汰,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所,转型升级是其重要的道路。对于行业来说,今年以来金属硅行业普遍面临着产品需求减少,国内产能绝对过剩的双重压力,整个行业,进入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由此,政府出台了减税、财政补贴等形式的光伏支持政策,使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光伏“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中,光伏累计装机目标可能由最初的100GW进一步上调。分布式光伏将是“十三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国家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将为薄膜太阳能产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金属硅作为光伏能源的原料势必大幅度增加。因此,光伏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进而消化国内过剩的金属硅产能,使金属硅产业进入良性健康发展。
  新思路
  行业需要回归理性轨道,从行业本身来看,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如产品的质量管理、不规范竞争、行业自律不够。加上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企业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国际贸易争端频发等问题。应建立一个行业平台:一是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二是努力发展技术;三是带领企业打赢国际竞争之战;四是建立信息平台,提供全面广泛的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决策。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硅材料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硅产业近年来蓬勃兴起,在太阳能开发利用、替代碳基有机材料和各领域的节能减排令人瞩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硅材料开发利用大国,我国多晶硅、有机硅、金属硅、纳米二氧化硅及高纯石英行业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各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硅产业得以大发展的基础在于资源、成本优势,在技术和市场层面距离硅产业强国仍有明显差距,突出表现在基础科研、技术创新、关键技术掌握等方面。
  我国硅产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近年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要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固定过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基础科研落后,科技创新在增长中的贡献度较低,行业普遍无技术储备;增长模式仍依赖资源与投入,随着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上升,开始长期面临成本压力;企业缺少积累和长期战略,尚未有真正的世界级领军企业脱颖而出,硅产业“中国制造”品牌影响力不足;行业发展与贸易结构失衡,使产业调节效果难以保证,也触发大量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
  当然,面临目前严峻市场环境的同时,更有机遇的存在,特别是要在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努力寻找机遇,准确把握机遇,增强行业发展信心。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