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勾勒宏伟蓝图 探索建立内地大宗商品现货平台
2016年01月22日 10:9 150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 分类: 交易所
本网讯 1月21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记者会上宣布该集团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并表示未来的新定位就是要互联互通,接通不同市场、连通种种商机。根据这份规划,在大宗商品业务发展远景方面,港交所计划在内地探索建立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及融资平台,结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全球700多家交割仓库的成熟现货市场运营经验,进一步推进内地大宗商品市场“实体化”。在新的三年战略规划中,涵盖股票、大宗商品以及定息及货币产品。李小加表示:“最终希望能达到‘三个翻倍’,包括与内地间现货市场交易量的市场占有率、股票衍生工具交易量及定息货币产品对集团的贡献均实现翻倍。”
李小加向记者透露:“设立地点很有可能选在深圳,初期将以基础金属现货的交易和融资为主。”他表示,建立内地大宗商品现货平台旨在确立贴近现货市场的内地大宗商品基准价格,并使其国际化。
港交所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目前,国内的数百家现货交易场所正处于治理整顿中,维权事件此起彼伏,“而港交所作为上市公司,其主导的现货中心将更为市场所信任,并且在相关激励机制的推动下会做得更好”。
李小加表示,该现货平台将仿照LME的运行模式,以LME一百多年的经验来看,唯有进行实物交割,而非以投机为主,才能真正反映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价格发现功能。
自2012年斥资18亿英镑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收于囊中后,港交所近年来一直积极拓展商品期货业务。实现了业务整合、建设新的LME Clear、改革仓储制度等重要举措,希望实现将这个平台与庞大的中国商品市场对接的初衷。港交所已推出六种伦敦小型金属期货合约,在香港地区初步形成大宗商品交易的土壤。在“互联互通”概念指引和“沪港通”机制的基础上,“伦港通”计划于去年浮出水面。在周年传媒午餐会上,李小加进一步透露,港交所将通过成本、速度不同的两种方式来推行“伦港通”,引导更多亚洲资金参与LME的交易,初期以“西向”交易为主,以进一步促进LME的“金融化”进程。
据李小加介绍,这两种推行方式,一种是直接照搬LME产品,亚洲地区投资者将能够交易以现金结算的LME产品,相当于新建了一个流动性池子。这种方式成本较低,推行速度也较快。另一种是打通伦港间的交易和清算平台,供亚洲投资者在亚洲时区直接交易LME的产品,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推行速度也较慢,“港交所很有可能先启动简单的,再到难的。简单的方式耗时一年左右就能实现”。
此外,在港交所2016—2018年的三年计划里,“债券通”也被纳入考量。李小加说:“这对培育离岸人民币定息及货币衍生产品的需求极其重要。”
李小加透露,未来将丰富大宗商品产品种类,增加贵金属、钢铁、铁合金等。
为了将LME的产品拓展至亚洲市场,2014年12月,港交所已经推出了首批在香港交易和结算的金属期货合约——伦敦铝期货小型合约、伦敦铜期货小型合约、伦敦锌期货小型合约,并于去年10月12日推出第二批伦敦金属期货小型合约,包括伦敦镍期货小型合约、伦敦锡期货小型合约及伦敦铅期货小型合约。为了迎合亚洲散户投资者的需要,这些小型合约均为现金结算,并无实物交割。
LME实行商业化改革后,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去年前6个月,LME商品分部收入及其他收益共8.86亿港元,同比激增37%, EBIT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则同比飙升99%至6.32亿港元。尽管合约成交量有所下降,但LME自去年1月1日起调高交易收费,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增加2.53亿港元,对集团收入贡献达19%。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