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的古寨与笑容
2016年05月30日 9:53 1241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金洋
2015年春节,我和妻子开始了黔东南之旅。从贵阳坐绿皮火车到凯里,抵达西江千户苗寨,已经是晚饭时间,在一条河边的竹屋落脚以后,我们绕着苗寨欣赏夜景,也和所有游客一样,顾盼于路上的民族歌舞乐器表演。在苗寨的灯火之间,我们坐在水旁的棚屋里,在很低的长凳上围炉尝鲜,酸汤有浓郁的柠檬味道,混着腌渍的西红柿入口,鱼肉嫩滑多汁,青笋嫩脆爽口,配上自酿的黑白两种糯米酒,远方寨子星星点点有光在闪烁,苗家的夜晚就是这样的美好。
之后,一路奔波转折,我们抵达有“侗乡第一寨”之称的侗寨。相对于略显商业的苗寨,侗寨和我想象中的“乡村牧歌”更加贴近。这里风景和生活相融,游客和居民也并不显冲突,鼓楼和风雨桥相得益彰,青山环绕溪水穿行,吊脚楼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仿佛就在眼前。
寨子有一条主街,两边是依山而建的侗族民居,民居之间有若干高耸着类似塔状的攒尖式建筑——鼓楼。侗寨的鼓楼是村寨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侗族文明的象征,还是祭祀活动和休闲聚会同时出现的地方。它的建筑形式既没有像“营造法式”一样讲究规矩,也不像“样式雷”一样有标准的烫样指导建造。它的使用功能反应了整个侗寨居民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我看着这些脱离传统建筑礼法之外的存在,有一种神秘的敬畏感。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这种神秘的一部分——他们在风雨桥下戏水,在鼓楼的火堆边闲谈,在小巷子里缝着衣服,世世代代生活并享受着简单和安逸。
侗寨的深处游客不多,寨民们的生活和风景融为一体。傍晚的阳光把溪水变成淡淡的红色,我们沿着溪流前行到风雨桥头。桥边好像刚刚结束祭祀活动,许多年轻人围坐在鼓楼内的篝火旁,一边烤火一边唱歌,我们有些好奇,找了个空位坐在他们中间。几个岁数偏大的人在抽一种竹筒水烟,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很享受似的陶醉在那些并不通俗易懂的民歌中。遇到我们好奇的目光,他们害羞地转过头,然后继续笑着歌唱。在歌声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夜深了,歌声渐稀,人群散去,我们坐到住所的落地窗边,喝着自酿的杨梅酒,在甘甜微醺里,迎接窗外古寨的夜。
在这里,我们尝过了绝美的糯米蒸腌鱼。对于侗族人来说,腌鱼是重要的食物。据说有儿子的家庭,会从孩子出生那一年起开始,每年选出几条三、四斤两重的草鱼来腌,习惯保持到儿子娶妻,之后,才把所有的腌鱼拿出来食用。而且,鱼腌制的时间越长,滋味就越醇厚。腌鱼有很多种做法,我们尝试了糯米饭,本以为是一道稀松的简餐,没想到成了此行的饕餮。过油的鱼肉散发着浓郁悠长的香味,蒸制的过程,火腿油浸入鱼肉,使原本干柴的肉质变得滋润顺口。鱼肉下面,铺了当地的糯米,火候恰到好处,粘糯不失韧劲儿,熏肉的味道早已完全融入其中,伴着火腿小葱和鱼汁肉汁,口感堪称完美。侗族有三大怪异美食,腌鱼算是其一,说是怪异,只是习俗有趣,味道之醇美,难以形容,只有亲自品味才能知道。
而后的几天,我们登高鸟瞰整个侗寨,那些屋顶像许多撑开的伞把道路遮挡,若隐若现。鼓楼在它们中间就好像平原上挺拔的松树,松树与松树互相对望。我拿起调色板做做样子,有花、有树、有阳光、有安静的古寨。时光仿佛凝固在这里,在这一刻。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