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郎窑红绚丽灿烂 乾隆也曾忍不住赋诗赞美
2016年07月10日 8:20 1391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文学杂谈
丰富多彩的精美世界,造就了人们对五颜六色的依赖和偏爱。中国古瓷在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中,历经艰辛,釉面装饰同时开始了从最古老、最简单、最粗糙的单色釉素瓷向多色釉彩瓷的长时间、更复杂、最精细方向发展,来满足人们永恒需求的视觉美。
单色釉瓷器往往以釉的颜色分类,顾名思义为胎外施一种色彩的器物。大的有青釉、白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黑釉。小的分得更细一点,青釉中有粉青、天青、豆青;白釉中有甜白、青白;红釉中有霁红、牛血红、豇豆红等。
我们知道不同色泽的釉是分别以不同的金属元素中含量多少来作为呈色剂,诸如铁、铜、钴、锰、锑等。因此,它们在窑内不同的烧成气氛下就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根据出窑后瓷器的釉色色阶的变化,色彩浓淡不一,可能有数种,数十种或不下百余种的变化后的称呼。譬如最流行的红色,称呼就有祭红、霁红、积红、牛血红、醉红、鸡红、宝石红、朱红、大红、鲜红、抹红、珊瑚红、胭脂水、胭脂红、粉红、美人祭、豇豆红、桃花浪、桃片红、海棠红、娃娃脸、美人脸、杨妃色、淡茄、云豆、均紫、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乳鼠皮、柿红、枣红、翻红、肉红、羊肝、猪肝、苹果绿、苹果青等等。所有这些细致微妙的色彩变化,自古到今勾起多少文人雅士去苦思冥想,拍案叫绝。
历史上古玩一直被誉为“成人的玩具”,它包含着大量的信息、知识、文化和美感,同时也向人们叙述着昨日先人们发生的故事,其中奥妙让人们深入其中流连往返:同时也无不向人们提出难以穷尽的挑战,好像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次性明了它的全部内涵。因此,其迷人的魅力也就历经不衰。
清代康熙时,著名督窑官郎廷极,在瓷都景德镇龙珠阁御窑厂用铜红釉仿照明朝永乐,宣德二代精美红釉瓷器,烧制出又一新品种,获得巨大成功,使铜红釉烧得更加出色。从此,自明朝中期铜红釉烧造失传的技术,在200年后的康熙朝重新获得了生产,并且各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后人为纪念其功绩,并把其窑产品以姓氏名义加以称誉,史称“郎窑”。这是一件郎窑红香炉,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那样猩红,时人又叫“牛血红”。它光亮夺目,极尽绚丽灿烂,釉面除了大片裂纹外,还有许多不规则的牛毛纹。其最大的特点是器物的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边由于釉质的流垂凝聚呈现红色。然而最妙最美的地方,在于釉挂在器物下方,像垂帘般不流至足底,底足泛黄,俗称“米汤底”,无款。人们往往鉴定其是否真品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
清代乾隆皇帝是古瓷器收藏狂热的痴迷者,对唐宋名贵瓷器大肆收罗,再陈设于宫廷,日夜相伴赏鉴。对郎红器也情有独钟,曾赋诗赞美:“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带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尽翻嗤画是空”。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