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处的中国黄金人——中国黄金集团在疆企业行散记(下)
2016年11月13日 17:31 157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李秋香
中国黄金集团金滩矿业采矿场鸟瞰。
记者一行与金滩矿业公司员工合影。
带着对戈壁滩的初印象,记者离开了托里,继续下一站的旅程。
下一站是中国黄金集团金滩矿业公司。公司选厂和办公区位于新疆吐鲁番鄯善县城南40多公里的戈壁滩深处。
乘飞机来到鄯善,坐上公司的越野车不久,不远处,透过一片郁郁葱葱的白杨树,我们居然就看到了沙漠。据金滩矿业公司总经理韩宗科说,这是库木塔格沙漠。他说,鄯善的神奇之处就在这儿,这里绿树与沙漠只有一线之隔,一直以来保持着“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状态。
车子驶离城市后,便进入了铁青色砂粒铺就的戈壁滩,低洼的地面还能看到有几棵小草。这里没有明显的路,只有车子留下横七竖八的轮胎印,偶尔能看到地上有倒立着的空酒瓶子,据说,这是司机师傅用来做标记的,好让自己记得回来的路。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金滩矿业公司的办公区。办公区比较简单,只有一排平房,平房前面搭着巨大的凉棚。办公区的正对面是一排低矮的平房。据说,这是职工公寓,因为是半地下状态,所以显得比较矮。
在会议室,韩宗科向我们介绍了企业的情况。
金滩矿业成立于2006年10月,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进一步探矿,发现金矿中伴生铜矿,随即进行技术改造。现在年产金400公斤,铜500~600吨。铜的产值达千万元,最高时能达到三四千万元,去年公司实现利润2400万元,上交税金1000多万元。全部职工人数只有149人。
说起这里的条件,韩总说,戈壁滩的气候就是这样,严寒高热,干燥多风。夏天热的时候,门把手都能把人烫伤,所以,平房前面要搭一凉棚,职工宿舍是半地下的,可以避风,但因为四周没有任何遮挡,夏天里面温度还是很高。
韩宗科说,这里是选厂和办公区,离县城40多公里,还好一些,矿山就不一样了,矿山在距离选厂150公里的罗布泊北部边缘大漠里,那里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更为恶劣。
比托里还艰苦吗?我不禁问道。
你们一会儿就知道了,韩宗科说。
短暂的休整后,我们又起程了,一路向南。
车子行进在沙土地上。环顾四周,一片茫然,景色单调异常,只有蓝天和黄沙,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哪怕是一棵枯黄的草也没有,更别说动物了,一眼望去,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任何参照物,车子向前开着,只是前方和后面也没什么区别。车上,大家都不说话。开车的是金滩矿业公司的办公室副主任柳玉仓,宁夏人,当过兵。他打破了一时的宁静,他说,这才真的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我们接着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跑,没牛羊。”大家都笑了,车里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他说,不是“老司机”,都不敢进这里来,一旦偏离方向,就有可能走不出去把命丢了。这一带每年都会发现几具干尸。去年,这里失踪一个人,到现在还没找到呢。我们问,不是有手机吗?他说,以前这里根本没有信号,进出矿山出发前,要记录下出发的时间,如果比预定时间晚一个小时还没到,公司就要派车从选厂和矿山两边出发,去找人了。他说,他自己就曾被这样找过两次。现在中国移动在这里架线了,但信号是时有时无,在这里发短信,要编辑好以后,在发送的一瞬间,把手机扔向天空,扔得越高,发送成功的机率越大。说到这儿,大家又都沉默了。
大约行至一半的路程,地面开始起伏不平了,车子一会儿一头向下冲去,一会儿又仰面爬上奇陡的山坡。坐在车里,就像坐到了震动筛上,上下左右乱晃。走了几公里,实在受不了,我们决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从车里出来,抬眼望去,沙漠凸起的地方,是铁青色的片状岩石,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像大火烧过留下的木炭堆。柳玉仓说,他们管这里叫“火星地貌景区”。
景区?不过火星地貌,我们觉得还是蛮贴切的。
穿过“火星地貌景区”后不久,远处沙漠里突然出现了一座小院。到了,柳玉仓说。我看了看表,整整走了3个小时。
这是一个方形小院,院里种着几棵杨树和一些灌木。这里的负责人叫李小兵,是金滩矿业的副总经理。他告诉我们,这里夏天十分炎热,地表温度达到70度左右,冬天气温则达到零下20多度,时有西伯利亚寒流袭来,人在屋外耳朵像被刀割一样。而且还常年刮沙尘暴和龙卷风,风起时漫天沙尘、遮天蔽日,几米内看不到东西。这里生活所需的每一滴油、一桶水、一根菜,都需要用拉矿车从选厂历时约20小时运过来。现在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有31个人,平均年龄30岁,大多是90后。
听说这里是井下开采,我们特地到井口去看了看。当班领队是26岁的采矿车间主任助理史萌萌。来之前就听说了,他可是中国黄金集团的明星员工,上过央视的。
史萌萌,一米八的个头,长得白白净净的,难以想象,他已经在沙漠深处工作6年了。他出生在鄯善,20岁便来到矿山工作。也曾有过迷茫,但最终让他留在这里的原因,用他的话就是:“这儿有扎根戈壁、默默奉献的黄金人,真是干事业的地方。”他说的正是他的师傅——在矿山坚守了20多年的李小兵和他的队友们。
我们想让他多讲讲自己的故事,而他却说,你们可以采访一下我们这里的90后女孩子。
这里还有女孩儿?而且是90后?怎么生活?
带着疑问,我们见到了这个女孩子,她叫谷培璇,25岁,戴副黑边眼镜,爱笑。她说,来这儿不知不觉已经3年了,以前很艰苦,几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出去锻炼,也只敢跑小圈,不能往远处去,怕找不回来。
单位曾想把她调回选厂,她却不同意,因为觉得这里工作氛围很好,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很快乐。她说,自己是学地质的,在这里能干所学的专业,而且现在条件好了很多,有了健身房,三天能洗一次澡,也连上了WIFI,可以经常在网上见见家人,挺好的。说完,她笑了。她的笑容是如此的淡定,这让我想起了小院宣传栏上的一句话:“只有荒凉的戈壁,没有孤独的人生。”
临走,我们想给他们拍张集体照,让他们穿着蓝色工装,从大漠深处走来。当身着印有“中国黄金”字样工装的他们向我们走过来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一张张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太阳般的朝气,和土黄色的沙漠背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此时此刻我的心里蓦地出现了两个字:震憾!
太震憾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听说史萌萌前几天结婚了,妻子是湖北人,在云南工作,最近想把工作从云南调到新疆,离史萌萌近一些,女孩儿还挺漂亮的……
去过戈壁的人都知道,戈壁滩上最顽强的生命有三种:胡杨、红柳、骆驼草。这一次,我们见得最多的是骆驼草,并看到了它们开花的样子,通体呈粉红色、红色,是那样的夺目、美艳……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