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曾经不敢想 做过去未能做——记金川集团公司镍冶炼厂市场化改革实践
2017年02月20日 9:14 89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镍资讯 作者: 林晨
2016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镍电解二车间净化工序的赵重和他的同事实现了除铜工艺变革;闪速炉车间自产精矿预干燥系统不再被需要;镍电解三车间萃取工序现场变“安静”了;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张兴学参与创建内部劳务市场……
14张纸的重量
镍冶炼厂厂长刘克总是随身带着14张纸。这轻轻的几页,在他手里却有着“举轻若重”的重量。他称它为“红宝书”。
2016年初,公司各二级单位实行市场化核算,承担经营主体责任。镍冶炼厂财务室主任甘立萍说,这意味着过去只需要考虑加工成本的他们,要去关注并承担整个制造成本,而加工成本仅仅是制造成本的20%。
这对于处在持续低迷的镍市行情和从未关注、甚至不懂经营的镍冶炼厂来说,“压力山大”。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凭经验翻老黄历,镍冶炼厂提出打好“五张牌”: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分清责任、落实措施、绩效杠杆——打破常规,直面市场。
对此,镍冶炼厂坚持“先算后干,效率、效益优先”的管理理念,全流程梳理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强化财务营销、优化生产技术、强化安全环保、提升装备能源自动化水平等方面42项问题,并建立清单,每一项都有明确进度安排、时间节点,牵头科室、单位与负责人。
刘克的“红宝书”就是这些问题清单。
通过精确的财务数据分析为影响生产经营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基于此,镍冶炼厂针对结算体系及组织机构等变化,建立了具有特色的财务分析模型,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镍冶炼厂以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以主要财务预算指标和各归口管理费用预算数据为目标,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加强预算过程控制,将各项成本费用项目合理分配到各业务归口科室及各车间。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镍冶炼厂一半以上的资产由存货构成。为保证全厂资金收支平衡,镍冶炼厂不断强化资金管理,认真分析厂内中间产品占用资金情况,提出年内实现原料以一个月库存量为限的控制目标,加快贵金属物料的变现速度,有效降低财务费用;通过公司营销平台,深度参与外购原料采购,以利润为中心进行各类原料加工成本核算及效益预测,确保外购原料采购的经济性;先后对营销公司的应收款项予以清理,根本上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
与年初相比,截至2016年11月末,镍冶炼厂降低存货资金7.77亿元,净现金流由负转正。
“扎”在每个职工身上的“鱼刺”
“这张图不仅看得出我们各项成本支出,还能直观反应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便于发现超支问题的根本原因。”镍电解二车间副主任卢建波指着电脑里的成本控制鱼刺图说。
图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大到能源、薪酬、制造费用,小到办公费用都有清晰的反应,根根鱼刺直指问题。2016年镍冶炼厂在全厂范围内推行鱼刺图,不仅车间如此,这些“鱼刺”还“扎”到了每个职工身上。从车间到班组、到岗位,每一层级都绘制了清晰的成本控制鱼刺图,每个职工都能依据岗位成本分析图动脑筋、想法子降成本。
“厂里把任务压下来了,只有分解到全体职工,才能真正落实。”镍电解二车间主任苏兰伍说,“现在人人肩上有指标,重担大家挑。”
隔膜袋是镍电解车间的易耗品,在电解槽除废渣的过程中,时间越长,隔膜袋损伤越大,为此岗位职工们自主设计了一套虹吸式自动抽液拔袋装置来降低隔膜袋消耗。据介绍,这套装置的投入,不仅使每个电解槽的掏槽作业时间缩短近30分钟,还增加了产品产量,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440万元。
对此,镍电解二车间电解班班长芦红军说:“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能省就省。”
你有桥,我有路
高锍磨浮车间是镍冶炼厂进行铜镍分离的中间环节,经营效果主要体现在铜镍互含指标的高低上。铜镍互含指标下降1%,就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200万元。
为此,车间浮选岗位操作人员积极摸索现场操作规律,提出了高镍锍铜镍分离“两进两出”浮选机先进操作法和“三进两出”浮选柱先进操作法。
2016年先进操作法应用后,与2015年相比:二期镍精矿合格率比同期提高18.64%,三期镍精矿合格率比同期提高16.91%;二次铜精矿合格率比同期提高1.62%;铜镍互含比同期降低1.5%,直接经济效益达3000万元。截至2016年12月底,提前35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单位加工成本降低14%,为镍冶炼厂提质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得到改善的作业环境……如今,铜熔炼车间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讲述着这里的变化和变化背后的决心与勇气。
铜熔炼车间党支部书记乐国斌介绍,2016年以来,车间以降低加工费,提升回收率、劳动生产率为重点,确立了24项精益管理改进提升项目,编制了自热炉系统生产技术指标管理制度,加大了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管控力度。
同时,车间不断优化氧枪喷头,提高吹炼氧气利用率,使最佳生产组织模式得到固化,并总结提炼了“优化渣型控制,理化结合降含铜操作”“强化放渣过程控制,一小一低降含铜操作”降低自热炉脱铜尾料含铜先进操作法。据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铜熔炼车间自热炉吹炼时率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83%,自热炉脱铜尾料含铜降低了0.43%,金属损失量明显下降,铜阳极板单位加工成本吨铜降低322.44元,比去年降低生产成本3518万多元。
从发工资到挣工资
“滴滴滴。”这几声消息提示,送来的是镍冶炼厂内部劳务市场的最新消息。
张兴学说,职工年龄偏大,结构性缺员,是镍冶炼厂人力资源工作中最大的难点。
2016年,镍冶炼厂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开展岗位定编定岗,精简科室,减少管理层级。按照市场化用人机制,本着“谁用人、谁开资”的原则,建立了内部劳动力市场,针对临时性停产岗位职工、待岗人员实行车间、个人双向选择。一年里,共对74名生产任务量不饱满车间富余人员进行分流,代替部门劳务派遣用工,劳务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减少126.13万元。
“如果你不能评价,你就无法管理。”科学合理的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强化责任心。
镍冶炼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绩效工资分配的工效挂钩政策,打破按职级分配的模式,结合产量、劳动生产率、管理难度等要素,核定各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总额,合理拉开绩效工资分配差距,使收入分配进一步向苦脏累险等一线岗位员工倾斜。
“我们要变发工资为挣工资。”张兴学说,“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潜人力资源优势,全方位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此,镍冶炼厂各车间围绕效益这一核心,积极转变思路,在绩效考核和奖励上出新招。
闪速炉车间,考虑炉前炉后岗位工作难度,设立全勤奖,进一步将绩效向艰苦岗位倾斜。全勤职工可多拿500元至600元。加上其他奖励,有的炉前工收入比炉长还要高,炉前炉后岗位人员积极性有很大提高,请假的人员明显减少,也鼓励了其他岗位人员向艰苦岗位流动。
科研技改项目制、技术指标杠杆制……许多不同的激励制度,激活了职工干事创新的热情与激情。
做市场需要、客户满意的产品
在客户面前,“以不变应万变”必然不合时宜。可糟糕的是,在市场化改革之前,镍冶炼厂的产品分类就是这样的“哲学”。
镍电解三车间主任雷军鹏说:“我们的产品用在哪,客户反应如何,市场需要什么,我们是不关注的。”也正是因为对市场缺乏了解,多年来,镍冶炼厂一直执行按化学品质划分产品的单一标准,定价单一,无法适应更多有不同需求的客户。
资本都是逐利的,价廉的镍铁产品销售增大、质低的俄罗斯镍不断贴水。冲击之下,单纯追求高品质的金川产品在不锈钢用户面前显得有些高不可攀,面临产品过剩、销不去的尴尬。
2016年,镍冶炼厂根据市场不同需求,打破统一标准,细分产品并根据各电解车间的生产规模、工艺属性,对生产线重新定位:镍电解一车间生产电镀用镍、镍电解二车间冲击高品质的电镀和电池用镍、镍电解三车间主攻不锈钢领域,与俄镍抗衡。
赵重和他的同事们梦想的实现为这次定位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镍电解净化工序除铜工艺一直沿用使用镍精矿和阳极泥的方法,后续处理工艺流程长,成本高且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取代镍精矿和阳极泥除铜,缩短流程,解放生产力,创造更大利润。这听上去似乎就是一件用洗手液换香皂的事。然而,过去的20多年里,实验室里的成功总是在工业化应用的一个个未知面前“败北”。
2016年,实验终于迎来了预期的结果——“活性硫化镍除铜”工业化应用的成功,圆了几代金川镍电解人的追求。不仅流程被缩短了,除铜深度也得到了提升,电镍含铜量进一步降低,产品品质有了更高的保障。
上班第一年就参与了除铜新工艺的职工王师傅,说起大家20多年里的努力终于有了回应,眼角眉梢都是喜悦。
方向明确了,如何适应市场,提升竞争力也就清晰了。雷军鹏说:“和俄镍竞争关键在成本,品质要求降低了,锦上添花就是多余。”
基于此,硫酸三车间通过工艺调整,将萃取用的试剂硫酸换为工业硫酸,每年节约资金300万元以上;取消或少用让电解板更美观的添加剂,因为这一切客户都不需要。
降成本最根本的还是靠工艺创新。“这个技术我们是第一个使用的,走在了国际国内同行的前沿。”雷军鹏在介绍镍电解三车间最新应用的全界面萃取技术时骄傲地说,“工艺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镍电解三车间萃取工序,原来依靠42台玻璃钢离心机做反萃取用,电耗高,噪音大,每天还要安排专门的职工进行萃取机吊装清洗,工作量极大。现在,3台多项流反应器完全将其取代,并有着更好的效果。
萃取班班长王永正介绍,新技术的应用一年能节省电费100万元。
想曾经不敢想,做过去未能做,市场化改革一年来,金川集团公司镍冶炼厂各项经营指标趋于好转,可控加工成本逐步降低,镍产品品种初步实现多元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实现现金流为正。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