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甘肃工业主导地位显著提升

2008年12月04日 11:3 54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据国统局甘肃省统计局12月4日消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全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发展模式,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在甘肃实施了以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企业技术装备的大提升,产品的升级换代,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展初级产品深加工为目标的“工业强省”战略以来,甘肃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甘肃省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程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使甘肃工业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回顾甘肃省工业改革开放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计划经济羁绊──工业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8―1991年)。中国工业改革发端于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中。1978年4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工业三十条),是当时指导工业战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文件。其基本思路是明确“企业是生产单位,必须以生产为中心”和强化生产指挥过程的责任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总工程师、总会计师责任制),来建立和保持正常的企业生产秩序。这一《决定》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路线转变在工业领域中发出的一个先声,也体现了在中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生产效率低下、人民生活贫困的困境中,工业领域渴望变革的迫切愿望。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省情实际,提出“敞开大门,开发致富”的总体发展战略,甘肃省工业改革开放开始起步,渠道逐步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并按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改革。1988年,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实际,决定建立连海、白银西区、金昌东区、西成铅锌、宁卧庄新技术实业开发区等五个经济开发试验小区。
  第二阶段,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工业改革开放推进阶段(1992―1999年)。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后,甘肃省同全国一样,掀起了一轮新的扩大利用外资的高潮,对外开放明显加快。当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进一步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而且从根本上明确和坚定了中国改革不可动摇的方向。这一阶段的工业改革开始了向计划经济的各个环节发起大胆攻击。甘肃省由于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的基础比较薄弱,加之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对此,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工作力度,努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将甘肃省对外开放引向深入。进一步深入推行了企业改革。
  第三阶段,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外开放的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甘肃省对外开放步入新的历史时期。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坚持“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思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后,甘肃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了非公制经济发展。随着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省委、省政府以"西部大开发"为战略契机,对甘肃省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对改革规律的把握也在不断深化。《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扩大开放;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抓好有色、冶金、石化、机械、建筑、建材、能源、电子、信息、制药、轻纺、食品等行业和重点企业,围绕这些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论证、建设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新项目,注重优势产业与外资的“嫁接”发展。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省工业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后,甘肃省工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工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工业增长从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型,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改革开放30年来是甘肃工业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
 

  (一)工业总量不断增大,增速加快,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明显增强
  1978年,甘肃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仅为34.66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时期以来,工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63.84亿元,比1978年增长29.69倍,年平均增幅达12.0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37%,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甘肃省一、三产业经济比较落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在GDP所占比重较大,到“九五”末,甘肃省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一个最低点。自“十五”以来,其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在甘肃省实施工业强省以来,甘肃省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207.87亿元增至2007年956.68亿元,2007年是1998年的4.6倍,年均增长15.30%,是甘肃省工业增长最快的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23.42%提高到2007年的39.37%。
  改革开放以来,“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全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5%、6.8%、10.7%、9.3%,“十五”时期达到12.6%。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达到18.65%;2006年为17.33%;2007年为17.06%。
 

  (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不断攀升
  随着工业总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生产能力迅速增强。2007年,原煤年生产能力为3687.7万吨,是1978年的3.85倍;粗钢752万吨,是1978年的36.58倍;钢材736.1万吨,是78年的72.24倍;原铝(电解铝)为76.5万吨,是1978年的7.86倍;水泥1857.58万吨,是78年的11.12倍;发电设备容量996.51万千瓦,是1978年的3.57倍;镍为11万吨,是1978年的11倍;原油加工量为1500万吨,是1978年的4.05倍。
  2007年,全省原煤产量3949.34万吨,比1998年增长70.52%;发电量达618.85亿千瓦时,比1998年增长1.44倍;钢材597.89万吨,比1998年增长3.82倍,酒钢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原油加工量达到1426.16万吨,比1998年增长79.68%,甘肃省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十种有色金属142.76万吨,居全国前列。
 

  (三)企业改革卓有成效,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省政府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股份制作为企业改制的突破口,抓大放小,将企业推向市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和改造步伐;同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甘肃省一批工业企业脱胎换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发了新春。这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注重产品质量,对外树立品牌形象,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拓区内外和国外市场,市场份额逐年扩大,生产经营状况日益改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带动甘肃工业稳步向前发展。如: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甘肃电力、兰州铝业、华亭煤业、甘肃祁连山水泥、成州矿业等。这些企业和集团,不仅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而且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各地及各自的行业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对整个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企业改革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出路,也为甘肃省工业经济注入了活力。2007年,甘肃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5.54,实现利润214.78亿元,利税426.74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7.8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92.12%,实现利税389.7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91.34%。2007年,甘肃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09户,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1.35%,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19.5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的88.29%;上10亿元的有33户企业;上100亿元的有6户企业,这6户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64.3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2.53%。
  全部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全省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从2000年的5.85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07年的4.29吨标准煤/万元。
 

      (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布局走向合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和基本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依靠买方市场条件下强大需求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已不存在。在这期间,甘肃省工业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工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也明显加快,工业布局走向合理。
  1、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全省非国有工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33.2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4.38%,比1978年提高了18.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6.1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6.85%,是1978年的76.98倍。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6.1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4.23%,实现利润20.3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9.48%。
  2、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对国有工业进行战略调整
  近几年来,甘肃省工业的国企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抓大放小已初见成效。全省先后组建了16户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兼并企业73户,重组资产252.4亿元,新组建的这批企业集团在生产和效益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成为甘肃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抓大的同时针对小型企业的不同特点,采取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承包、租赁、兼并、转让、托管等多种灵活方式,对800多户国有小型企业实行放开搞活,增强了企业活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7年底,在甘肃省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68户,占规模以上工业单位数的58.62%,完成工业增加值86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13%,实现利润204.3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95.13%。
  3、加快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
  甘肃省工业的支柱企业大多建立于五、六十年代且多是传统工业。经过几十年的超负荷运转,设备老化、技术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加大了对电力、石化、冶金、建材、机械、电子、医药等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逐步采用高新技术武装它们,使其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全省支柱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80―90年代的设备约占80%,从技术水平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9%,国内先进水平的17%,国内一般水平的64%,落后水平的仅占10%。在加大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省高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为33.62亿元,是1998年的12.05倍,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5.59%,比1998年的1.34%提高4.25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高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为29.03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及现代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环境保护、航空航天、核技术应用8个大类26个小类为主的产业群体。
  4、产业布局呈现新的梯度格局
  自“九五”以来,甘肃省针对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几年的运作,甘肃省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各产业对总体工业的支撑程度来观察,其特征是:
  ──石化、有色、电力、冶金四大支柱位列第一层次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均在9.7%以上)。2007年,石化工业位居各产业之首,其比重为28.33%;有色工业位居第二,其比重为23.61%;电力工业第三,其比重为13.05%,冶金工业位居第四,其比重为9.71%。以上四大支柱产业,其增加值总量占全部工业的74.7%,是甘肃省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食品、机械工业位列第二层次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均在6.5%以上)。食品工业是“九五”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兴支柱产业,而机械工业在甘肃省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甘肃省机械工业的发展,2007年,食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7%、机械工业为6.87%。
  ──煤炭、建材、医药、纺织、电子工业是第三层次产业。煤炭、建材以及纺织工业由于结构调整,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及淘汰落后工艺,已从传统支柱产业层次后移至第三层次产业,其比重分别是3.38%、2.85%和0.87%;电子工业和医药工业基础较好,自“九五”以来发展较快,在甘肃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几年最有希望成为甘肃省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站长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