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发挥企业优势融入“一带一路”
2017年09月21日 9:21 105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镍资讯 作者: 罗卫红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部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部湾防城港。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地的定位是,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对广西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金川集团是国内少有的既在“带”上又在“路”上的国有企业,充满机遇。
作为中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第三大铜生产企业,金川集团公司在50多年的奋进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人员,在有色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化工和材料等方面,形成了工艺与产品研发、工程咨询与设计、装备制造与自动控制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管理、经营和文化优势。“十三五”期间,金川集团将通过做精传统支柱产业、调整资源结构、做深有色金属新材料、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致力于传统产业链的更新升级、产品与资源结构的战略调整,把金川建成资源优势明显、主业突出、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跨国集团。
金川的资源及开发优势
金川集团拥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已累计探明矿石资源储量5.64亿吨,其中镍金属资源储量602.9万吨,铜389.0万吨,钴18.2万吨。公司拥有3个百万吨级大型坑采矿山,年出矿总量达到850万吨。
针对高应力破碎金属矿床开采技术特点,以采场地压控制和安全高效开采为前提,以提高资源回收率和降低贫化率为目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和工程实践等综合技术手段,研发形成了高应力特大型镍矿床连续开采综合技术体系,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下向胶结充填法矿山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公司大力实施以扩大资源拥有量为主的资源战略,面向全球开展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的市场配置。目前,金川集团在全球获得矿业权43个,在金川以外获得探矿区1000多平方公里,拥有境内及海外资源项目10个,其中境内3个,境外7个。
金川的冶炼精炼优势
金川集团拥有世界第五座、亚洲第一座镍闪速熔炼炉,世界首座铜合成熔炼炉,世界首座富氧顶吹镍熔炼炉等国际领先的装备。拥有高氧化镁镍精矿闪速熔炼、富氧顶吹镍熔炼等13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创建了适用于镍铜贫矿开发的级差品位指标界定模型,将镍的可采品位下限从0.5%降至0.3%,实现了残矿及低品位高氧化镁镍矿的资源化,增加资源量24.9%;开发了短柱形铸铁段磨矿技术,研制了针对低质镍钴矿物高效浮选药剂,创建了选择性磨矿—差别化降镁浮选的新型选矿技术体系,实现了低镁、高镁两种镍精矿产品的分别产出,有效提高了金属回收率。
——开发出具有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顶吹熔炼-闪速熔炼-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的镍冶炼创新技术,使镍精矿氧化镁含量控制上限从6.8%提高到14.0%,突破了高镁镍精矿冶炼和高镍二次铜精矿镍铜分离的技术瓶颈。
——开发了复杂非金属化高镍锍中有价金属提取技术,拓展了在富氧高压条件下有价金属选择性浸出的理论体系,实现了原料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工业化,开发出全氯化介质不溶阳极法制取电积钴生产工艺;研发了气相喷雾法热分解氯化钴技术,打破了比利时等国的技术封锁。
金川镍矿所含21种元素中已有16种得以提取和利用,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将多种有价金属在同一工厂内实现分离提纯和商品化生产的企业之一。
金川的科技进步优势
金川的发展史是一部科技进步史;科技创新是金川的传家宝。50多年中,金川成功举办了21次科技攻关大会,先后荣获17项国家级科技大奖。1978年,金川被列为国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方毅同志八次亲临金川,组织全国50多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进行了跨系统、跨行业、多层次、多学科的科技联合攻关,攻克了一大批技术难题,使金川迅速跻身世界大型现代化镍生产企业前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将多种高价金属分离提纯并综合利用的企业之一。1989年“金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近年来,按照习总书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指示精神,提出采用革命性、颠覆性思维,“以我为主、广泛合作;注重现场、兼顾开发”新一轮科技攻关总体思路,将科技创新摆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支撑位置。在金川集团“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确定了12个重点领域及各领域的攻关方向,启动了“低成本红土镍矿冶炼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等六大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促进公司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把金川公司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创新型企业。
金川已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掌握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15年10月,金川“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金川集团科研体系纳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十二五”期间,公司先后开展各类科研攻关课题500余项,取得重大成果149项,其中60%以上的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截至2016年年底,金川申请专利2520项,获得授权1965项,拥有专利2292项,其中发明专利235项。获得计算机软件着作权97项。由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晋升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新能源、新材料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川瞄准镍钴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前沿,专注于镍钴资源及伴生稀贵金属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瞄准国家产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以电工材料、铜合金、镍合金、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制品、电镀材料、高纯金属、贵金属新材料、电池材料及军民融合为重点,高效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明显聚集效应。
机械制造、工程建设、
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
金川集团立足现有基础,围绕主业做强做优机械制造、工程建设、信息自动化等紧密相关产业。
▲机械制造
金川机械是国内井下无轨设备制造龙头企业,西北地区最大的矿冶设备专业化制造公司,集制造、安装、检修为一体,主要产品有采矿设备、选矿设备、冶金炉窑、基础零部件、耐热耐磨件、压力容器等7大系列。产品销往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国内所有地区,销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蒙古、南非、赞比亚、苏丹、加纳、阿联酋、加拿大、缅甸、墨西哥、智利等十多个国家。
2008年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甘肃省矿冶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矿冶设备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
▲信息与自动化工程
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企业信息化、过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业务协同发展,为用户提供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咨询、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安装调试和长期现场运维的全流程技术服务。业务遍及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新疆、西藏、青海、广西、内蒙古、安徽、云南等地区,是国内唯一能够独立完成澳斯麦特熔炼炉自动化控制软件开发、运行维护的专业化公司。
▲工程建设
金川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具有矿山、冶炼、化工石油、市政公用、机电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预拌商用混凝土、建筑门窗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房地产开发等企业资质。拥有重型钢、轻型钢相配套钢结构制作施工中心,河西地区最大的门窗(玻璃)生产厂及涂料、保温、防水材料等建材生产线,已形成“工程承包、建筑材料、房地产、维检修”四大产业板块和“金川建设”品牌,施工能力、技术装备等综合实力在甘肃省及有色建筑行业名列前茅。
▲仓储物流
金川集团铁路运输分公司现有铁路线路167公里,车站7个,内燃机车25台,各种铁路车辆1000多辆,主要承担集团公司外购生产原材料,内部矿石、砂石、冶炼出炉渣等货物以及镍、铜、硫酸等主产品发送的铁路运输任务,负责外购金属原料卸车组织。
汽车运输分公司拥有各类运营车辆700多台,总载量4420吨,拥有井下无轨设备185台。具有国家道路货物运输二级企业经营资质、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和国家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经营资质。
仓储中心有北京、上海、佛山、成部、重庆、武汉、杭州、洛阳、沈阳、巩义、西安、烟台等15个外储库房,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
▲无机化工
金川集团是国内最大冶炼烟气制酸企业,是全国最大的亚硫酸钠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硫酸、液体烧碱、液氯、工业盐酸、试剂盐酸、无水亚硫酸钠、七水亚硫酸钠等。将通过实施匹配化生产,延伸和循环发展硫化工、氯碱化工,提升化工产业链盈利能力。
▲生产性服务业
借助“互联网+”积极拓展研发设计、检测检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集成营销等特色、盈利业务,建立新增值体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金川集团成立了以镍钴研究设计院作为技术集成营销平台和管理机构,牵头组建技术集成营销团队,将几十年的技术积淀通过技术集成营销进行市场化运作,对外承接业务,为企业创造高附加值利润。
金川集团的建设和发展,保证了国民经济对镍钴等基础原料的需求,为国家合金钢、特种钢以及航空航天、机械、化工、轻工、电子等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以“聚金汇川,利民兴邦”为使命的金川集团,将发挥既在“带”上又在“路”上优势,结合金川实际和比较优势,密切关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最新动向,抓住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机遇,积极融入国家战略,通过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更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将金川塑造成有实力、负责任的世界级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