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2018年08月02日 10:7 69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镍资讯   作者: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其内涵可分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包括廉政的认识程度、廉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制度层,包括廉洁从业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等;三是物质层,包括廉政教育场所、廉政文化主题活动、廉政文化景观等。

企业廉政文化的本质属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相互结合渗透,是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廉政工作上的支持力和渗透力的结合。加大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力度,就能更有效地推进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

当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受众面窄,廉政文化建设基础不够广泛。目前,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我们只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采取的廉政教育措施,从廉洁从业意识角度考虑得多;针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多,而针对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广泛廉洁教育比较少,普通员工平时很少接触廉政文化,谈不上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

二是机制不活,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廉政文化建设存在“四多四少”:会上强调多,会后抓落实少;突击性开展工作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工作少;临时性工作多,长期抓、抓长期少;实用多,真正占领阵地少。由于得不到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推一下动一下”的被动局面。同时,由于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廉政文化同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及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缺少了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问题根源

一是廉政文化建设思路不宽。没有一套全面、系统、可行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和模式,不少企业党的工作者感到无从下手,致使廉政文化在不少地方存在空白点。

二是廉政文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廉政文化建设主要以纪检部门为主,如果没有纪检部门的牵头,基层单位很少主动抓廉政文化建设。企业内部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分工合作责任机制虽然有,但尚不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考核机制和廉政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

三是廉政文化产品创作乏力。制作切合本企业实际并具有感染力的廉政文化文艺作品甚少,创作乏力。

四是文化观念落后。许多同志忽略了廉政文化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当中的重要位置,忽视了让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的重要性。

五是经济基础薄弱。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得不到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廉政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对策

一是建立机制,创新制度,增强建设廉政文化的主动性。第一,建立机制,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企业党委、纪委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全年党委和纪检监察工作之中,建立责任保障机制、干群监督机制、奖惩机制。第二,完善制度,不断夯实企业廉政文化基础。廉政制度是廉政文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廉政文化得以推行的坚强后盾。把廉政从业的要求纳入企业制度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化规范与制度规范并举。第三,整合优势资源,努力营造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氛围。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纳入员工教育总体规划,每年对内部机构负责人、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培训作出计划和安排。通过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人员和党员的廉政教育。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民主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找准工作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

二是精心培育,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深入性。教育倡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典型导廉,增强廉政文化的震撼力;警示促廉,增强廉政文化的预警力;活动兴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

三是突出重点,抓好结合,增强廉政文化渗透的实效性。第一,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惩防体系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认真传达贯彻中央廉政法规、文件,为构建惩防体系打牢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制定出台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实施办法,明确领导责任、协调责任以及落实责任,使廉政文化建设与构建惩防体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建立企业内控机制结合起来。加大内部监控力度,重点加强“三重一大”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作为重点,加大效能监察。

结语

企业廉政文化的建设和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企业特点和生产经营等中心工作进行提炼、总结,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稳步推进和渗透,并适时进行创新。同时,企业廉政文化的建设和形成,还需要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这样才可使企业廉政文化落到实处,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金川集团公司三矿区)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