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科技加速建设全球规模最大锂电池负极材料基地,市场竞争加剧

2019年11月27日 8:55 57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根据OFweek锂电网预测,到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约19万吨,复合增长率达22%。到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约94GWh,相应负极材料需求量约7万吨;到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310GWh,相应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19万吨。

产业的迅速扩张得益于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激增。除了在纯电动、混合电动和增程式电动汽车领域锂电池的市场份额的极大增长,在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传统锂电池消费领域以及在电网调峰、家庭配电和通讯基站等大型储能领域中锂电池都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广阔的应用市场也带动了材料市场的产能激增。

目前国内企业纷纷加码。其中,中科电气募集资金总额约5.3亿元,将全部用于1.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1万吨石墨化加工项目建设及中科星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中心的升级改造。凯金能源则拟募集资金25亿元,其中95%资金将投入到年产6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研发中心项目。兴丰新能源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配套项目一期工程在内蒙古投产。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周期为三年,2020年9月全部建成。目前年产5.5万吨一期负极材料纯化生产区已经完工并具备投产条件。国内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拟在广东惠州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7.77亿元。该项目分两期投入建设,每期产能为2万吨。随着市场需求和产能的不断扩张,未来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必会更加激烈。

巨大需求 催生技术进步

面对未来动力电池广阔的市场需求,作为动力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负极材料技术也快速发展。目前由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华东理工大学、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奉新赣锋锂业有限公司、宜春赣锋锂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高比能电池专用金属锂负极及核心原料成套设备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电解催化氧化除杂技术、400摄氏度以下真空蒸馏除钠技术及装备、高品质超薄锂带和铝合金及铜锂复合带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由美国史丹佛大学和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研发的全新SEI薄膜,将覆涂全新SEI的负极与其它商用零件相结合,打造出全新的电池。根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实验室中160次循环后,仍能保有85%的电池容量,大大降低了电池失控的风险,提高锂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而由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学者们通过创新的浸涂法研制全新的涂层wax-PEO,打造的负极材料,已具备了良好的空气稳定性与防水性。目前,中美两国此方面的研究都还属于最佳化设计阶段,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未来量产后能进一步提高电池容量以及使用寿命。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