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产业调研——废电瓶短缺或难消除,铅价后市走势如何?
2024年06月18日 9:44 7422次浏览 来源: 金瑞期货研究所 分类: 现货 作者: 罗平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铅市场经历了一轮较为显著的上涨行情,其中市场交易逻辑围绕原料紧限制供应的主线展开,尤其是再生铅市场废电瓶原料的矛盾更为突出,6月废电瓶价格再度创出近年新高,废电瓶市场的紧张,是否与今年“反向开票”政策有关?究竟是受季节性还是结构性影响?废电瓶前端回收市场如何定价?产业链库存现状如何?
通过数据分析,结合今年5月底走访天津、山东地区的废电瓶回收商产业调研情况,洞察市场发展变化,期望能为价格分析提供指引。
“反向开票”政策提高废电瓶回收成本
所谓“反向开票”,是指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向资源回收企业销售报废产品,符合条件的资源回收企业,可以向出售者开具发票,称“反向开票”。对于铅产业链,简而言之,持证的废电瓶回收企业,可为卖电瓶的个体商户代开发票,解决个人不能开票导致产业链税收环节不完善的问题。
反向开票政策的实施,最直接影响废电瓶回收环节的成本,尤其对从事废电瓶销售的个体商户影响最大,因为这意味着税负成本的增加。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主要内容,以年销售额不超过的500万的自然人为例,增加成本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商户需按当前1%的优惠政策交增值税,其中月销售额10万以下的免征增值税;二是需按销售额的0.5%预缴个人所得税;三是附加税等0.06%(通常为增值税的12%,现减半征收),总体上,试算成本增加约1.56%。当前废电瓶价格已突破11000元/吨,如按一吨再生铅生产需要1.6吨废电瓶试算,折合提高再生铅成本约270元/吨。
根据2022年国家推行的“财税40号文”,再生铅厂为了能拿到再生资源行业增值税即征即退50%,采购废电瓶时必须从回收商取得增值税发票,废电瓶回收商现阶段已按简易征收交3%增值税,此次影响不涉及到回收商缴税,更多是配合政策实施需为个体商户代开发票。根据要求,回收商按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的,只能反向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反向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意味着废电瓶回收商通过”反向开票”取得的进项发票不能做增值税抵扣,但可作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
“反向开票”政策自4月29日起开始施行,当时废电瓶回收商因为政策形势不明朗出现过暂停收购1周,之后开始正常收货。尽管政策实施一个多月,但调研反馈,各行业、各地区政策落实进度不一,且总体进程稍缓慢,例如北京、天津地区进度仅为收到文件还没实施阶段,但山东地区废电池回收商已向当地税务部门提出申报,如经批准并公示后就可以实施,进度相对而言可能更快。推行过程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反向开票增加成本将通过何种方式体现出来,或个体商户压低收购价,或废电瓶回收商提高回收价,暂无定论,预期政策深化落地还需一定时间。
废电瓶回收产业链定价及利润水平
今年以来废电瓶价格节节走高,废电瓶均价已突破11000元/吨,在废电瓶回收环节,对于个体商户,回收收益大致在100-200元/吨,不带票交易,普遍收款较快,当天交货次日结账情况比较常见。对于废电瓶回收商,其收益主要来自个体商户和再生铅炼厂之间的价差,或囤货带来的时间差收益。通常,再生铅炼厂会根据铅价变化给出废电瓶收购价,回收商根据铅厂报价再向个体商户收购废电瓶,收益大概稳定在40-100元/吨。
今年废电瓶价格波动特别大,出现一个一个价,通常铅价越上涨,越容易出现个体商贩惜售、回收商收货困难的情况,今年废电瓶回收囤货占用资金会比较高,价格波动也比较大,回收商库存少则20多吨,多则200余吨,还有部分回收商基本不囤货,整体上,我们会看到在回收商环节会有部分产业库存的存在,但总体量不会太大。
废电瓶异常紧缺主要影响因素
废电瓶回收商普遍反映今年的废电瓶难收,调研的废电瓶回收商年度回收量大致在1万吨至4万吨之间,企业今年回收量普遍减少10%-30%不等,个别企业减少量级达到50%,企业提及,废电瓶今年偏少的原因在于几个方面:
一是近些年锂电池的替代影响,作为终端消费最大占比的电动自行车行业逐渐合规化,锂电池渗透率大幅提升,对铅酸蓄电池的替代直接导致铅酸废电瓶替换量下降。
二是周期角度看今年是报废量低点。汽车电启动电池平均替换周期三年,以此倒推,今年报废量直接挂钩受疫情影响产量偏低的2021年,尤其新能源汽车近两年快速崛起,这部分汽车启动电池尚未到替换周期,都造成了当期报废量的减少。
三是今年以来,有废电瓶回收商资质的企业越来越多,加剧了行业内卷,价优者得,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废电瓶价格波动,导致回收更加困难。
总体上,废电瓶偏紧短期有受到季节性消费淡季、报废量偏低的影响,市场预期废电瓶紧张局面会随着消费旺季7、8月到来会稍好转,除此之外,反向开票政策的推进、今年铅酸电池报废量结构性偏低等因素造成废电瓶短缺在短期内不可消除,我们预计市场交易原料紧的行情尚未结束,铅价成本重心抬升,同时铅价高位波动也会将持续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