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光伏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2024年10月16日 16:23 212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有稀土   作者: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技术研发活跃、产业链完整齐备、端到端自主可控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重要任务,在社会广泛关注和资本快速涌入下,光伏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链各环节规模迅速扩张。但在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供应链结构失衡、价格大幅波动、潜在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建议相关部门提前布局,制定预防机制,化解产业高速增长带来的各种结构性风险,进一步保持我国光伏产业全球领先优势。

■■ 我国光伏产业领跑全球

我国光伏产业坚持科技创新,加速壮大,光伏产品销量“领跑”全球。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出口量分别为211吉瓦、39吉瓦、78亿片,同比分别增长36.6%、69.4%、45.6%,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达80%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态势同样向好。2024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32%;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02.5吉瓦,同比增长30.7%。1—2月,受2023年底组件价格大跌的影响,光伏装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装机规模达36.7吉瓦,同比增长75%;3—4月,我国光伏装机规模受到前期影响,单月装机出现4年来首次同比下降;5月以来,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下,装机规模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同比增长皆在50%以上。消纳红线放开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大基地项目和电网建设进程加快,分布式接入能力提高的政策正陆续研究出台。各种有利因素支撑下,预计2024年我国的光伏新增装机将保持高位。

然而,在火热的行业发展背后,产业链价格、制造端产值等方面的市场情况却值得注意。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虽然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出现回落。同比产品价格下降、产值下降、出口额减少。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同期,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5386亿元,同比下降36.5%;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片、组件)约186.7亿美元,同比下降35.4%。价格、产值及出口额下跌给行业发展带来压力。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链市场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面临深刻重塑。一是虽然美国、印度、巴西及欧洲等全球主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促进各国推动产业回流,光伏产业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回岸化特征,尤其是美、印等市场本土化供应比例显著提高。二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日、韩及欧洲国家等加大战略资源布局和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在此背景下,光伏企业出海投资已成为我国构筑强大光伏产业链体系的必然选择。

■■ 复杂形势倒逼进一步发展

制造业是创造税收、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产业集群效应对地方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在地方财政考核压力下,区域性竞争严重。一是在招商引资阶段,各级政府通过如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等便利性政策手段,建立各自“大而全”或“小而全”产业结构,易导致地区产业差异化发展不足,存在重复投资情况。2023年,光伏制造业产值超千亿元或接近千亿元产业之城已经达10余个,大部分都具备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地方同质化竞争易助推企业盲目扩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目前,分工合理的光伏产业全国统一大市场尚未形成。二是在投产运营阶段,跨区域兼并存在一定难度,落后产能出清不畅。

我国光伏行业总体成绩亮眼,但面对复杂形势仍需进一步努力。一是欧美等为了扶持本土产业发展,为我国光伏产业出口设置了一系列障碍和壁垒。除反倾销、反补贴、提高基本关税等贸易壁垒外,“低碳认证”“能效标签”等都在成为新形式的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合规及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二是光伏行业凭借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吸引很多“选手”进入,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少量头部企业尚且面临重大考验,一些小企业资金链紧张、盈利困难,只能靠不断融资,面临“造血”压力。同时,中小型企业无法保持稳定研发投入,难以跟上行业技术迭代速度,面临破产出清风险。三是近年来龙头企业为了对抗行业内产业链波动,调整战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虽在需求侧爆发时有效避免了行业上下游挤兑,但在需求端萎靡时,企业同样面临持续“失血”困境,光伏产业进入动荡期,光伏行业调整已是必然趋势。

此外,部分关键技术仍面临“卡脖子”问题。一是胶膜等部分关键原材料受制于人。胶膜是光伏组件封装过程的重要材料,其透光性、黏结强度、耐老化等特性对于组件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光伏胶膜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对醋酸乙烯脂含量、MI等提出较高要求。2017—2023年,我国POE胶膜进口量从22.22万吨增长至85.9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08%,保持较高增速。虽然近年来我国光伏级POE技术研发与投资活动十分活跃,但大部分项目还处于中试阶段或建设阶段,短期内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二是部分电池技术进展较慢。N型电池的制备技术相对复杂、成本较高,虽然TOPCon已率先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但HJT、BC电池片落地产能仍较少,如0BB、银包铜、无铟/低铟靶材技术等降本手段仍需持续突破。当前,N型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超过PERC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且技术革新仍处于密集活跃期,是现阶段光伏电池技术主要发展方向。

■■ 多措并举推动行稳致远

一方面,加强全国统筹规划。一是建议从宏观层面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促使地方政府找准自身定位,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二是依据现阶段光伏市场发展需要,制定光伏产业未来发展技术路线图,鼓励和引导光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光伏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协作新模式,搭建公共研发平台,持续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四是积极建立光伏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平台,引导和鼓励光伏协会、龙头企业及时发布供需信息,及时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和对接不通畅等问题,鼓励科研机构根据供需信息及时研判行业发展趋势、产需结构,为企业发展、政府决策提供强力支撑。

另一方面,加快技术研发与突破。一是加快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产业培育。在全球向低碳转型的大势下,欧美等地区和国家也在持续加强科技投入,美国在《重建美好法案》中明确向新型太阳能电池增加研发投入,直接面向新一代电池技术。在此背景下,为保持我国光伏产业全球领先优势,仍需增加在新技术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加快钙钛矿、有机电池等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创新,支持HJT、BC等光伏关键工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二是重视并加强新型光伏组件技术研究,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引导和支持新型光伏组件技术创新,加强叠瓦、轻质、柔性等新型组件研发,推动满足建筑防火等级的高端组件技术研发,发展绿色环保组件材料,开展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及可移动式成套工艺研发。

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加快推进光伏绿色贸易标准制定国内工作。目前,我国缺少碳标签数据库,而国外数据库不适用于我国国情,使用国外数据库会导致我国碳核算出现偏差。应当尽快建立适用于我国光伏产业的碳足迹核算体系,并做好国际化衔接,推动核算结果国际互认。二是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实时跟踪欧洲、北美、东南亚等重要地区光伏产业政策、贸易规则的最新动向以及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积极开展国际法律风险和合规性评估,提高对走出去光伏企业防风险的专业指导,降低企业对外贸和投资的风险。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通过海外合资、技术品牌授权等多样化、差异化投资手段,发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能源发展潜力,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光伏电站项目,推动光伏产业进一步“走出去”。

(作者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