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金融调控发威 意在防止经济过热 

2007年05月21日 0:0 49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央行的“家常便饭”。但5月18日央行则做了一道“特色大餐”: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又上调基准利率。一天之内同时使出两大调控“武器”,足见央行金融调控的决心。
近10年来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
  加息,最近已在市场上形成预期。又是一个周末,5月18日星期五,悬着的“靴子”终于落下——
  当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就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言,这是央行自2004年以来第5次调整基准利率。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是央行自2006年以来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更是今年第5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金融调控的频度由此可见。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此乃近10年来中国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落下的“靴子”不同以往,因此颇出乎市场的意料。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准备金率与利率同时上调,是为了加大力度,强化政策的影响力。“准备金是从银行的角度来回收流动性,利率是从资金成本的角度来抑制流动性。双管齐下的政策,会从心理上给市场带来更明确的调控信号。”她说。
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矛头直指资产价格泡沫
  央行如此施重手,意在何为?央行自己的表述称,本次小幅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央行的调控目的,还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以及抑制不断增长的资产价格泡沫。
  的确,经过数次金融调控,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未见明显改善,资产价格泡沫却日甚一日地泛起,这不能不引起央行的关注和担心。
  最新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4月份当月信贷增长4220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总额达到1.8万亿元,同比多增2737亿元。四个月完成了全年信贷规模的72%。
  同时,最新的CPI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至此,CPI已连续两个月涨幅超过3%。通货膨胀的苗头正若隐若现。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加重了管理层对固定资产投资趋势的担心: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25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较一季度数据有所回升。
  因此,央行再施重手,把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矛头,直接对准资产价格泡沫,未雨绸缪的良苦用心从中可见。央行,决不容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双管齐下的实际效应仍需进一步观察
  尽管央行狠施重手,表达了十分坚定的调控决心,但是,两大政策工具运用后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原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19日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调控政策对于整体宏观形势的心理作用将大于实际作用。在我国目前实际利率为负、外贸顺差巨大的情况下,这对整体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不会有太大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认为,央行此次小幅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符合预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据测算,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将回收资金约1600亿元人民币。这仅相当于目前我国一个月的贸易顺差。因此,我国主要由贸易顺差引发的流动性大量过剩的局面,短期内仍难得到明显缓解。换言之,金融调控只是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