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铈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2007年09月12日 0:0 66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最近,物理所汪卫华小组和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 Yue研究小组合作, 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素Co掺杂对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证明铈基非晶材料是由Al为中心的二十面体cluster密堆组成的, 这些cluster 的几何对称性对非晶形成能力有重要影响。微量元素Co掺杂对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与Al原子所在位置的对称性Co掺杂影响而显著改变相关联, 这表现为27Al NMR 测得的四极矩频率随着Co掺杂明显下降。该项结果对于人们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探索新的非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结果发表在 《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99, 095501 (2007))上该项工作得到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资助。
    非晶形成的机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非晶合金材料是由小于1 nm的颗粒(cluster 或building block)密堆组成的, 这种结构和其形成能力密切相关。 微量掺杂是探索新的非晶材料, 改进非晶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汪卫华小组于2005年研制出铈基金属非晶材料 (金属塑料) [Phys. Rev. Lett. 94, 205502(2005)], 这类非晶材料的形成能力和物理性能对微量元素的掺杂非常敏感。 0.2%的过渡金属元素的掺杂可将Ce-基非晶合金的临界形成尺寸从1-2毫米增加到10毫米, 同时非晶的弹性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变。(据中科网)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o-pilo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